第43章 老里长的故事

接下来,映着火光,喝着米酒,老里长给李茂讲述了他的往事。

老里长原名冯国,原本不是马家河村的人,而是来自南洲国都凤翔郡旁边的一个小渔村,父母都是打渔为生的渔民。

老里长自小就表现出了很强的学习天赋,所以即算肚子都吃不饱,他父母还是坚持将他送进了学堂。

所幸老里长很争气。

十岁考上秀才,十六岁就成了举人,二十岁娶了恩师的女儿,一时间可谓是人生得意。

然而,变故就发生在他二十一岁那年。

三年一度的科考就在那一年,老里长打点好行装,告别了父母和刚入门的妻子,去往了凤翔郡参加科考。

本满怀信心的必会榜上有名,可就在会试的前一天晚上,北溪国的军队绕过了南洲的路上驻军,改从水路登岸,乘着夜色偷袭了凤翔郡。

那一夜,凤翔郡内喊杀声和刀枪声响了一夜,到第二天天明,城里已然是尸横遍野。

老里长看到城里的惨状,吓得魂不附体,一心只想逃回小渔村,所以在两军休战的间隙里,找到了一个机会,从城侧的一个狗洞里爬了出来,连夜逃回了家。

可没想到的是,北溪军队登陆的地方正是这个小渔村。

等老里长惊魂未定、气喘吁吁的到达村口的时候,发现整个渔村已经被北溪军队夷为了平地。

他的父母和妻子,以及恩师一家,全部惨死!

这件事对老里长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埋葬了父母和妻子以及恩师一家后,老里长跪拜了三日,然后便开始了三年的流浪。

整整三年!

这三年里,老里长几乎走遍了南洲所有都郡和城池。

渴了就喝雨水。

饿了就吃野果,或者乞讨些剩菜剩饭来果腹,甚至还跟野狗抢过食物。

困了就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甚至有好几次,因为感染风寒,差点死在了荒郊野外。

就这样,他活脱脱的将自己活成了一个野人一般。

可是那身体发肤上的痛苦,永远无法掩盖心上那刀刻斧凿出来的伤痕。

一直到他二十四岁那年,老里长流浪到了石城。

或许是这三年,老里长的身体已经千疮百孔,无法再继续流浪了,也或许是老里长不想再这样活着了,到了石城之后,他停了下来。

而那一年,经过三年的大战,南洲以战死数十万军队为代价,艰难的取得了最后胜利,恩科也随之重开了。

可这时候的老里长已经心如死灰,再也没有了考取功名,报效国家的斗志了,于是为了糊口度日,在石城开了一家学堂。

白天就在学堂教孩子识字,晚上则躲在茅草屋里,废寝忘食的读书。

也许只有这样,那心头的伤痛才会淡化一丝丝。

但终归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老里长的生活也逐渐平静了下来。

而这种平静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十年,直到宋远江的出现。

说起来,宋远江也是个苦命人,自幼父母双亡,小小年纪便流落街头,老里长瞧着他可怜,便收留了他。

因为自己膝下无子,所以长时间的相处下来,老里长逐渐将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了小宋远江身上,视如己出。

而小宋远江没让老里长失望,自幼聪明好学,所表现出来的天赋跟当年的老里长比,不遑多让。

在老里长的悉心教导下,他九岁考取秀才,十二岁高中举人,十八岁就成了进士,并且被南洲皇帝看中,亲点为东宫伴读。

一时间,前途不可限量。

看到当初自己没有实现的夙愿,宋远江都一一实现了,老里长无比的欣慰。

可仅仅过去了不到两年,宋远江突然被贬为了石城的县令。

原因是他总在东宫的面前宣扬自己的治国之策:对北溪国委身求全,以求喘息之机,对百姓施以良政,以求民富,民富则国强,将来再对北溪开战,必定一击必胜。

要知道那时候的南洲,是个极度崇武轻文的国家,这样的言论无异于辱国求荣。

关键是,这言论的听众是尚未登基的太子。

于是,大臣们群起而攻之,誓要把宋远江处死。

后来在太子的苦苦求情下,才保住了性命,发配到了这个边远的小城里做了知县。

从此,宋远江窝在了石城,一蹶不振。

看着自己苦心培养出来的宋远江日渐消沉,老里长急得直跳脚,于是经常会发生口舌之争,久而久之,两人关系便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十九年前,再一次大吵之后,老里长心灰意冷,隐居到了马家河村,再也不问宋远江的事了。

然后,因为老里长会读书识字,知书达理,被村民推选成了马家河村的一村之长。

这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

听完老里长这冗长的往事,李茂感觉心中五味杂陈。

没想到总是一副笑眯眯模样示人的老里长,是如此苦命的人。

更没想到的是,石城的父母官宋远江宋县令,竟然与老里长有这么亲密的关系。

怪不得,七十多岁的老里长,几乎没有什么糊口的手段,却过得不是很差,甚至连板车这样的稀罕玩意都有,看来宋远江暗地里没少资助老里长。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宋远江绝对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话说回来,宋远江所提出来的那个国策,在李茂看来,是非常正确且超前的。

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只有百姓安居乐业了,国家才会强盛,才能长治久安,遇到战事,才能所向披靡。

一味的发动战争,只会让国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果老百姓总是吃不上饭,总有一天会把桌子都掀了。

从这一点上看,宋远江绝对不是个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