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的妈妈脸上布满风霜愁苦,只有看到她和哥哥的时候,才露出几抹笑容。
再看看她爸,正背着手在院子里看来看去,随手把院墙根
的一处杂草拔了,一副闲不住的样子。
看样子,爸妈都相中这一处了。
也是,毕竟这处房子虽然小了点,破旧了一点,但是价格便宜呀。
下午逛街的时候,她们也去别处问过,离闹市稍近一点的,单间都要二十块钱左右,带院子的基本都在五六十块钱左右,街边的门面铺子都是一百钱左右一个月。
要是那一万钱没有借给蓝成东,租个好点的房子和铺子肯定不成问题。
但现在手里只有一千多块钱,肯定得省着用,爸妈一定是看中这价格。
最终,双方商量好四十块钱一个月,压一付三。
李春兰拉着罗晓丽的手:“罗姐,一起回去拿钱签合同。顺便留下吃晚饭,我下午买了不少菜,尝尝我的手艺。”
三个女人说说笑笑的往回走,蓝大姑一手拉着蓝燕。
签好合同付好房租后,罗晓丽就提出要走,蓝大姑挽留她吃晚饭,罗晓丽有些不好意思道:“饭我就不吃了,家里还等着我回去做饭呢。就是,春兰炸的那个鸡排,能不能给我匀一些,我孙子这两天生病没有胃口,我想带回去给他吃个新鲜。”
罗晓丽的孙子今天才五岁,家里就这一个,宝贝的很。
这也是为什么,罗晓丽在房租上好商量的原因,就是想着,以后李春兰做了什么新鲜吃食,能借这层关系沾个光。
李春兰自然没有二话,忙开火烧油,一样重新做了两份给她装上。
晚上康姑父也品尝了鸡排鸡柳和炸土豆,也十分认可:“要是能开个小吃店,肯定比摆摊卖强多了。成钢是不是手里的钱不够,实在不行我们给你凑凑。”
蓝成钢:“姐夫,我们手里还有一些,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做个过买卖,还是先试试吧,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一步一步的来,若是生意好,到时候租门面肯定还是要找你们借点。”
第二天一早,李春兰就带着蓝燕过去新租的屋子收拾卫生。
蓝成钢找到以前认识的人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是由自行车改造的,后面安了一个车厢,花了四百五十块。
刨去交房租的钱,家里全部的现金就剩下七百块钱。
“成钢,这房子里什么都没有,我下午回家一趟,拿些被褥粮食,还有锅碗瓢盆啥的,咱们手里没有多少钱了,这些东西家里都有,就不花钱买了吧。”
“行,我跟你一起回去一趟。”蓝成钢道。
李春兰:“你们都别管,该上学的上学,你也去找活干。这三分地就交给我折腾吧。”
见她十分坚持,蓝燕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刚回来的时候,
她跟爸妈寸步不离,生怕她一转眼,梦境破碎,一切都消失了。
三天过去,她才渐渐适应。
她不可能永远守在爸妈身边,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成长吧。
把李春兰送上车,蓝燕就准备回学校了。
没想到,
事情这么快就解决了,自己也不用请假。
她爸要送她,她也没让。
她在县城上了三年高中,去学校的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蓝成钢给了蓝燕十块钱,交代跟她哥一人五块,就去河道那边找活干了。
蓝燕沿着记忆里的路线朝学校走去,离校门越近,她却越有些思绪万千。
前世,爸爸受伤后,学校老师组织同学们给她捐款,多的一块,少的两毛。
她很感激,可是大张旗鼓的捐款,仿佛把她放在刑台上判刑,各种目光和言语让年幼的她自卑到了谷底。
本来性格就不算开朗的她,在同学们的议论纷纷下,更是变的孤僻敏感。
每日只顾闷着头学习,独来独往。
可她并不能完全的投入学习。
她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在生活费上十分节省。
遇到问题,也不敢找同学找老师帮忙,在想到家庭骤变,爸爸的伤,只觉得自己命运悲惨,陷入无尽的内耗中……
起先还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最后也渐行渐远。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怪自己内心不够强大。
蓝燕寻着记忆走到自己的教室,她现在是高一三班。
下午两点多的时间,有一部分同学已经了,在教室里自习,班主任龚老师坐在讲台上改作业。
“报告。”
龚老师也是班主任,看了她一眼,
“进去吧。”
全部同学的目光都瞅着她。
蓝燕打眼一扫,大部分都已经不记得名字了,只觉得眼熟。
高中的座位是一个月调换一次,她早就不记得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再加上还有一些同学没来,空位置有好几个。
大脑聠命的回想,目光正在到处搜寻空位,就听到“biubiu”的声音。
是李娟,她前面正好是一个空位,注意到她的眼神示意,蓝燕忙走过去坐下。
“燕子,你这几天去哪里了,出什么事了?”
蓝燕正准备回答,龚老师咳嗽了一声,忙匆匆回了一句:“下课再跟你说。”
打开书包,刚把里面的课本拿出来,就听龚老师说:“蓝燕,把假期作业交过来。”
哦豁!
蓝燕傻眼,她哪里还记得有作业的事情,这下完了。
蓝燕空着手站起来:“龚老师,对不起。假期家里有事,作业我忘写了。我明天早上之前补上行吗?”
龚老师抬头看了她一眼,站起身:“你跟我来办公室。”
……
“家里有事?有什么事?不要总给自己偷懒耍滑找借口,读书不是给我读的,
也不是给你爹妈读的,是给你自己读的……”
蓝燕顶着龚老师一阵狂风暴雨的批评,只看到她嘴巴一张一合,吐沫横飞。
她眉头微微皱起,由于长时间皱眉,眉心已经形成了一道深深的纹路,深深的法令纹让她看来很凶。
她是班里最严厉的老师,但是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
或许没有跟学生打成一片,但是她最关心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