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自死窑老人怨

“难道你已经知道怎么应付眼下的情况了?”

见我分析的头头是道,Alice还以为我已经想明白着洪村能令男人一夜之间苍老数岁的鬼事背后到底是何猫腻,便也是回过头看着我,迫不及待的追问了一句。

“这些也只是我的猜测而已!”

“历史上既然有以法阵延寿的说法,那多半这洪村,和杨青山老爷子所说的七窍玲珑阵有脱不开的关系。”

“不对啊九爷,八爷有一点闹不明白,这诸葛孔明点七星灯那是续命,可这洪村,那是夺人阳寿,简直邪门至极!”

的确,单从表面上来看的话,这洪村能令进入村庄的男人在一夜之间苍老数岁,和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摆七星灯向天借命不是一回事,可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在我看来,这续命也好、借命也罢,在旧时候无非是一些权贵,想要延长自己寿数的办法了。

既然最终目的是延长寿数,那这其中,难免会衍生出许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心术不正之人了。

“八爷你说的对,诸葛孔明是借命,可我问你啊,要是有一天,有人向你借命,你不借那又当如何?”

“不是九爷,你咋越说越玄乎了呢,这不借就是不借呗,难不成还能硬抢……”

话说到这儿的时候,陈八牛突然一愣,像是脑瓜子突然间开窍了似的,猛地一拍大腿,抬起手指着我嚷嚷道:“难道九爷你的意思这,这洪村是七窍玲珑阵的其中一个法阵。”

“而这法阵的最大作用,就是能抽走人的寿数?让人迅速老去甚至于老死?”

我点了点头道:“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这洪村就算不是七窍玲珑阵当中的一阵所在,只怕也是在这七窍玲珑阵的范围之内!”

至于杨青山老爷子所说的七窍玲珑阵当中,是否真有能抽走人寿数的旁门邪术,我不知道,甚至于就连杨青山老爷子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杨青山老爷子他也仅仅只是知道冢戈教有七窍玲珑阵这么一个邪门的阵法存在。

至于这七窍玲珑阵是由那七种邪门的阵法组成,这作为阵台阵眼的邪物又是什么,杨青山老爷子也不知情。

“嘿,特娘的感情是这么回事!”

“现在弄清楚就好了,既然是什么狗屁法阵,咱想法子把这狗屁法阵给它破了,不就得了?”

“特娘的,这窝囊气八爷早就受够了!”

陈八牛紧握着拳头,一撸袖子就爬了起来,一幅现在就要冲将出去将那笼罩在洪村的所有邪事、鬼事儿都给踏平。

“八爷,别急,这事儿没这么简单!”

“首先对于阵法一说,我们都是门外汉,再者按照杨青山老爷子所说,想要破了这七窍玲珑阵,就必须找到阵台当中的阵眼,毁了那充当阵眼的邪物,法阵自然不攻自破,可还有一个问题!”

“按照杨青山老爷子所说,这七窍玲珑阵相生相克,我们贸然破了其中一阵,极可能触发其他的法阵,到时候又会发生什么匪夷所思的邪事儿,压根就不是我们能够预料得到的,更非是我们能够掌控的!”

“再者,就算这洪村的一切鬼事儿,皆是因为那七窍玲珑阵而起,我们想破了这法阵,就得找到阵台阵眼所在,这群山茫茫,阵眼在哪儿?”

“这……”

我这一番话落地,刚刚还兴冲冲嚷嚷着撸起袖子要去大干一场的陈八牛,顿时偃旗息鼓了下来。

“特娘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横竖咱只能憋在这儿受窝囊气是吧!”

“这一个晚上老几岁,鬼知道这狗屁七窍玲珑阵的覆盖范围有多大,要是咱两天走不出去、三天走不出去,岂不是要老死在这儿!”

有气没处撒、早就憋了一肚子的陈八牛这会也是暴跳如雷、满嘴的牢骚抱怨。

Alice紧皱着眉头,看向我和陈八牛的眼神当中,担忧内疚之色也是更加浓郁了起来。

不过这女同志终归还是要心思细腻一些,贝齿紧咬着嘴唇沉吟了片刻后,Alice抬起头看向了我,开口试探性的问了一句:“既然你说这洪村极可能是杨青山老爷子口中七窍玲珑阵的其中一个法阵,刚刚你又提到鲐背之祸,是否这鲐背之祸和七窍玲珑阵有关系?”

“我也不知道,这是情况有些类似!”

我无奈的笑了笑,说实话,对于眼下洪村发生的一切鬼事,我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何等璀璨,而在华夏这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当中,要说最神秘、最诡异的一部分,宗教文明或者说宗教文化,不能说独占鳌头,却也绝对占据了一席之地。

“那你所说的鲐背之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据我所知,这鲐背之年,乃是指九十岁高龄以上的老寿星!”

“这不管是在旧时候的封建社会还是在现在的文明社会,这九十岁的老人,那都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啊。”

“既然如此,这鲐背二字,又怎么会和灾祸二字扯上关系?”

Alice虽说是从小在国外接受的外国教育,可Alice是铁口神算冯四海的亲孙女,这看相算命虽说属于玄学范畴,可又何尝不能算是我们华夏国粹、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一环呢。

Alice虽说因为冯四海重男轻女的缘故,没能继承冯四海铁口神算的衣钵,可自幼跟在冯四海身旁,耳闻目染之下,对华夏传统文化,也是了解颇深。

鲐背二字,的确如同Alice所说的那样,说的是九十岁以上的高龄寿星,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在旧时候,这高龄寿星,的确是象征着吉祥和长寿,历朝历代的皇帝,对高龄寿星也是极其推崇,比如清朝康熙皇帝举办的千叟宴。

然而,犬不八年、鸡不六载,按照易妖当中所说,这世间万物,鸡鸭鹅狗一类的牲畜、动物,随着年岁渐长,都会诞生灵智,容易滋生妖邪,这人乃万物灵长之首,寿数有限,若是活的年岁太久,岂非是违反了天道规律,这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故而民间对于长寿者,也有另外的说法,认为这长寿者,若是活的太久,远超了正常岁数的话,那么这长寿者,非仙既妖。

“九爷,这……这咋听你说的这么邪乎呢,让人觉得后背凉嗖嗖的!”

“那为啥八爷从小到大听说的都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家里头要是有个百岁老人的话,那证明是这家人福缘深厚,几世同堂,那是天大的福气,怎么这家里头出了长寿老人,反而还成了祸端呢!”

也不怪陈八牛这家伙觉得我说的那些是胡编乱造,危言耸听,的确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这儒教思想就成了华夏数千年的主流思想。

儒教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等,这其中孝悌二字,指便是上孝高堂长者、下敬宗族兄长,兄谦弟恭。

孝字更是历朝历代都在推行的美德,西汉时期乃至三国、魏晋时期,这孝更是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要奉行谨守的美德,三国乱世,有诸多有才之士,因孝闻名,也有许多因不孝招致横祸。

再比如我们熟知的传统文学之一的孝经,再比如羊羔跪乳、乌鸟反哺等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儿,无一不是在宣扬孝这一个字。

可以说千百年来,这种美德,早就刻进了华夏人的骨血之中。

也不怪,我提到这鲐背之祸的根由,陈八牛会觉得如此不可思议,因为这事儿,和我们大部分人的固有思维形成了冲突,甚至于可以说完全就是南辕北辙。

Alice在低头紧咬着嘴唇沉思了片刻后,却是点了点头道:“孝顺长辈高堂,是刻在华夏人骨血里的美德!”

“可九爷所说的那些事儿,虽说令人不可思议、骇人听闻,却也并非空穴来风!”

“据我所知,在丧葬当中,就有一种被称为自死窑的存在!”

“自死窑?”

“这是啥玩意儿?”

陈八牛瞪大了眼睛看了看Alice,又转过头看着我嘟囔了一句。

我深吸了一口气,本不想多说,架不住陈八牛这家伙不厌其烦的追问,便告诉他这自死窑,也叫老人洞。

是封建时期,处理丧失劳动力的老人的一种残酷方法。

所谓的老人洞,便是在崖壁或是山林灌木间,掘开一个可供一个人容身的洞穴,凡是家中老人到了岁数、丧失了劳动力后,便只能由亲生儿子,将老人送到窑洞当中。

从把老人送到窑洞当中那一天开始,就表示这个老人即便依旧无病无灾,可生命其实已经进入倒计时。

因为从那一天开始,家里头的孩子会每天按时按量送给老人吃喝,临走前会在窑洞口放上一块石头或者一块土砖。

不要多久,窑洞便会被堵死封死,也没人在给老人送吃送喝,老人便只能饿死于老人洞之内。

等我说到这儿的时候,陈八牛那家伙已经听得目瞪口呆、哑口无言了起来,Alice也是低着头神色说不出的复杂。

我心里头也很不是个滋味,不仅是因为这自死窑对于我们来说,是对固有观念极大的冲击,更因为这自死窑洞,实在是过于泯灭人性、过于残忍无度了。

可这却是历史上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儿,而且历史上诸如此类的事儿并不在少数,清朝时期有义塔的存在,这所谓的义塔可不是什么宣扬兄弟义气的地方,而是专门用来丢弃女婴的。

当时几乎全国大部分地方,都修有义塔,重男轻女再加上社会生产力低下,一家人不可能养活这么多孩子,有的人家生了女孩,就会花钱,请人把还在襁褓当中的女孩儿,扔到义塔当中。

一个刚出生的婴孩儿,被扔到荒郊野外,其生还的几率几乎可以说等于零。

而在今陕西、川蜀、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旧时候弃养老人的自死窑遗址不止被发现过一处,甚至于直到清末时期,有的地方还沿用着自死窑。

史书当中,对于这自死窑也有很多的记载,有说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父母官规定岁数,凡是老人,到了岁数即便不死,也必须送进自死窑,也有说凡年过六旬的老人,就要送到自死窑。

“特娘的,这……这特娘太没天理了!”

“亲手送自己个老爹老娘去死,这……这特娘得多铁石心肠才能干出猪狗不如的事儿来!”

陈八牛从震惊当中缓过神来之后,便是给气的当场跳脚骂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