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镇公所也是有一班人马的,比如治安队,税查队,卫生队等。
镇长手下没有副镇长,但有梁和吕两名干办,他们跟镇长一样是县长任命的,所以某些方面也有话语权,甚至跟镇长分庭抗礼,镇长也不敢完全凌驾于他们之上,凡事总要跟他们商议而定。
两名干办对办公学也是有兴趣的,但一听集资办学,就连连摇头,认为不可行,原因么,私人的钱怎么能拿来给公家办事?只有一种状况,那就是私人愿意捐资,可是在龙德镇上,还没见过一个有钱人捐过资。
干办担心镇公所出面搞集资,不仅集不了资,还被骂得狗血喷头,他们才不愿出这个头呢。
陈镇长说,咱们这批人对办公学是态度一致的,希望能办起一所来,但镇里缺钱,现在有人出主意搞集资,我看倒确实是一条路子,何不试一试?
梁干办问,这个集资怎么搞法?是向人说一说,然后谁愿意谁拿钱出来,不愿意就不必拿出来,对不对?
陈镇长说是,谁愿出就出,不愿出就不出。
梁干办撇着嘴说,那跟自愿捐资不是一个样吗,既然至今无人捐过,那么搞集资有啥作用,成果还是会零的,没人出一文钱,搞也白搞,何必费那心思。
吕干办也是这样认为的,这种所谓集资,就是要求人家捐钱,但人家愿捐早就捐了,不愿捐,你就是动员也没用。
陈镇长只好又把王秀才找来,让王秀才跟两位干办当面讨论讨论。
王秀才对两位干办说,以前没人捐过资,并不等于人家没一点公共心,只因为以前没人提议要办一所学校,所以就没人主动提出要捐钱,如果这次向人家说明了,是要集资办一所新学校,说不定人家就捐了呢。
凡事要试试,才知道可不可行。
梁干办说他是不想去试的,明摆着要碰一鼻子灰,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还是你们去做吧。
吕干办同样这个态度,认为搞集资一定毫无收成,并且还落个笑柄。
那么说来说去,集资这事靠谁去搞?
如果陈镇长愿意,就得陈镇长出面。
对陈镇长来说,出个面倒不是问题,反正镇上有几家有钱的,几家稍稍有点钱,几家缺钱的,都在他心里装着,而那几位有钱的人物,跟他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平时还挺巴结镇长的,那么在这紧要时刻,陈镇长出面去筹点资,应该不会真的碰壁吧?
经过一番犹豫,陈镇长决定去试一试。
结果呢?
确实没有完全碰壁,镇上那些有点钱的,在镇长上门时,一听要办公学,还要搞什么集资,顿时明白其意,不就是叫咱出点钱,给公家办个学校吗?好吧,你镇长都上门来了,咱总得意思意思。
可以说,凡是镇长上门说的,没有一个是一口拒绝的,大家都表示这是好事,大好事,自古以来讲究修桥铺路是善举,有钱人都会捐资的,现在么既然要办一所公学,咱们全力支持。
都表示会出钱的。
至于该出多少,又没有一个人当场说数,从第一个人开始,就说,看看大家吧,大家出多少,我们也出多少。
其实是谁也不想第一个出钱,都在等着别人出了,再作个参考。
但你等他,他等他,就是没有人第一个说,我出多少。
绕了一圈陈镇长回来,得到了一大堆的承诺,但一文钱也没到手。
两位干办就讪笑道,怎么样镇长,俺们说的不错吧,集资这事是搞不成的,没有人愿意出这个钱的。
陈镇长说不是吧,我去跑了一趟,大家都是同意出钱的,没有人说不会出。
梁干办问,那你说说,总共集到了几两银子?让我们也高兴高兴。
陈镇长说大家还要等一等呢,不是马上就给钱了。
吕干办笑曰,镇长你也太天真了,人家明摆着是在敷衍你,假如他们愿意出钱,就会主动问你,出多少钱才合适,也就是会打听镇里对于出钱的一个期待数字,只有等你说了希望他出多少,他才会斟酌一下是该多出点还是少出点。
但现在人家口头上说会出,既不问你希望他出多少,也不说他希望能出多少,那就是空头支票。
到时,他可能出一百铜钱,那也不能说没出,人家是出了的嘛,如果你嫌少,他会说,你也没有讲明该出多少嘛,出一块也是钱哪,那你再要求人家多出,就开不了这个口。
人家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把大话甩出来,扬言我出我出,但具体谈到出多少,他就是没给数,这个出多少就是有很大的余地,人家可能只是意思意思,像打发叫花子一样。
陈镇长听了,觉得疑惑,不会这样吧,他们既然都答应会出的,而且还说办公学是件大大的好事,怎么可能只是口头敷衍?一定是真心支持的。
梁干办说,那好,我们来打个赌吧,镇长你说好不好?
陈镇长问怎么打赌?
梁干办说,如果这次能集到三百两银子,算我输,我请你们大家喝酒。如果你集不到,那就请我们喝酒。
陈镇长咧嘴大笑,那好啊,这个赌我打,但你是输定了。
陈镇长给大家算一笔账:
办一所学校,最起码需要一千两银子。
这次他一共找了三十人,其本要求是每家出十两,那就是三百两了。
这三十户是大户,是镇上最富的,也就是第一梯队的富户,每家定十两简直是九牛一毛,搞得好,有些人会更慷慨,说不定一高兴就扔出一百两来。
然后是第二梯队,还没去联络过,咱们就来初步核算一下,大既有多少户。
也是三十户总有吧。
对这些人家,要求减半,五两银子一户,那就是一百五十两。
接下来该轮到第三梯队了,就是在镇上开店铺的,生意不及前面的一二梯队,第一梯队是办工厂的,第二梯队至少每家有三到四个店铺,第三梯队每家有一个店面,经营状况也是比较可以的。
第三梯队每户收三个总行吧,这部分比较多,有四五十家,那就有一百多两银子了。
这些户头合计下来,六七百两银子总有吧。
虽然离千两还差一点,不过这只是第一趟集资,钱不够还可以进行第二趟,难度会比第一趟大一些,但所需的钱数相对又少多了,再集个两三百两应该不成问题吧。
听了陈镇长的说法,两位干办嗤嗤地笑。